《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A podcast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429 Episodes
-
聽兩代記者聊漫畫:翻譯日漫、K-Webtoon夾擊下,台灣漫畫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Published: 28/07/2022 -
今天來敲婉|窗殺、路殺、廚餘殺,從都市到山林,人類如何與動物當朋友、減少傷害?
Published: 26/07/2022 -
加分是優勢還是「原」罪?成績之外,都市原住民在困惑與掙扎中走過的「成長痛」
Published: 21/07/2022 -
今天來敲婉|22年懷孕18次!目睹媽媽的無從選擇,她投入節育志業,爭女性生育自主
Published: 19/07/2022 -
44歲的我,忘了怎麼工作:從發病到重新創業,一個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告白
Published: 14/07/2022 -
今天來敲婉|再見了,安倍晉三!最友台日相離世後,台日政局如何變動?
Published: 12/07/2022 -
房價是怎麽「炒」出來的?建商、代銷與投資客炒房產業鏈進駐,台南爲何平地起高樓?
Published: 07/07/2022 -
今天來敲婉|漲電價,害企業出走?用數字說話,他們的恐嚇有多少是真的?
Published: 05/07/2022 -
交手李家超、面對小粉紅,流亡港人羅冠聰怎麼看充滿「愛國」標語、中國國旗的七一大戲?
Published: 01/07/2022 -
「阿爸在這,你別怕!」腦炎病童出院故事背後,需要被重視的台灣兒科醫療量能問題
Published: 30/06/2022 -
今天來敲婉|要不要生,由不得妳?美國大法官推翻〈羅訴韋德案〉如何衝擊2,516萬女性?
Published: 28/06/2022 -
今天來敲婉|吹哨者為何變受害者?揭弊不能仰賴個人勇氣,台灣就缺立法保護這一塊
Published: 24/06/2022 -
#致昕鎮宏給你問 戰場上的人說什麼?台灣人想知道什麼?俄國人想什麼?烏俄戰爭6大問答
Published: 23/06/2022 -
精神病房心理師成點歌DJ、老闆也變第一線:沒人力、分流難,長照機構的Omicron求生戰役
Published: 16/06/2022 -
今天來敲婉|反送中3年了、蘋果被關週年,新聞只能打「安全牌」,香港讀者能看什麼?
Published: 14/06/2022 -
牽百歲的他去公投、幫他辦攝影展:政治暴力創傷是什麼?聽年輕助人工作者們看見的
Published: 08/06/2022 -
在反毒家庭,生病媽媽的「大麻」嘗試:醫用、娛樂、CBD⋯⋯,我們說的大麻到底是什麼?
Published: 01/06/2022 -
教會裡的滷肉飯和阿祖教我的事:連線美國,聽26歲的她如何守護台灣認同?
Published: 27/05/2022 -
一座被1169人監控的教會:解密台灣長老教會監控檔案,和它面對的海內外白色恐怖
Published: 25/05/2022 -
連線美國:教會槍擊案後,在橘郡、拉斯維加斯和長老教會的他們,擔心什麼?
Published: 21/05/2022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email protected]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