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遍全台為土壤「診療」、他用枯葉樹枝養地30年:什麼是「好土」?為何把雜草留下,果樹反而長更好?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 A podcast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紀錄片《種土》耗時8年製作,今年9月上映。片中主角之一的阿仁放棄竹科工程師工作,舉家搬至高雄,嘗試回收市場果皮、葉菜來製作有機堆肥,目標一面處理城市垃圾,一面改善農地土質。 雖然阿仁的土壤改革行動,隨著橋頭科學園區進駐而暫告一段落,但這場土壤實驗卻引發農業界爭論:土質鬆軟、蚯蚓多、有機質高,就是好土嗎?堆肥可能導致溫室氣體,怎麼辦? 這一集,片中另一位主角、務農31年的楊安和,以及協助過無數農友診斷農園的「土壤醫生」陳興宗,將和我們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是「好土」?原來「草」可能是農地生養萬物的關鍵夥伴?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可以如何為台灣農業盡一份心力? 來賓|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本份有機農夫農場楊安和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藍婉甄、林彥廷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