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动014】神秘的坏小孩:天真失落,恶从何来?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 A podcast by 随机波动 - Wednesdays

Categories:
本周,我们从网剧《隐秘的角落》及其原著《坏小孩》谈起,探讨了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坏小孩”。通过塑造“恶童”形象,作家们想要探讨的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成年人通过审视儿童,来追问我们自己究竟是谁,以及人性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其次是在探讨一种失控感——我们如果生出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怎么办?如果孩子的行为超出了成人世界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怎么办?甚至于说,一个孩子如果有超能力怎么办?这一类看似弱小但能量巨大的儿童形象承载着成人内心的失控想象与巨大恐惧。 【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40]从原著《坏小孩》到《隐秘的角落》的主要改动 [10:33]影视改编增加了具体的善,减少了无理由的恶 [13:24]《小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儿童故事 [16:02]《小手》捕捉儿童的微妙状态:自我和他者的区隔、爱与仇恨的交织 [23:30]一群儿童为何给主流社会的“正常人”带来巨大压迫感 [26:41]《光明共和国》为成人社会提供了替代想象的儿童共同体 [30:37]当儿童不再符合社会对童真的定义,我们要如何审视他们 [40:30]成人通过探索童年来探讨成人的失控想象 [46:12]恶童叙事反映了怎样的性别偏见 [49:58]《隐秘的角落》中的母职焦虑 [53:01]自责与被责备的母亲 [55:05]儿童为何作恶:天生之恶V.S.后天教养 [1:02:01]儿童的道德如何养成?儿童异常和违法的边界何在? [1:06:20]儿童对于性的探索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小白船》,by 董姿彦,from《儿歌新唱计划:我们的儿歌唱故事》 片尾:“Des Roses Rouges pour Toi, Maman” by André Hébert, from J'ai tué ma mèr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也可以扫描公众号内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