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对话何伟02:不管在哪里写作,我都是一个“局外人”

跳岛FM - A podcast by 中信出版·大方 - Fridays

Categories:

这是中文配音版节目,英文原版节目同步上线,欢迎关注跳岛FM,在播放列表中点击收听。 何伟(Peter Hessler)一直专注于观察和书写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今距他写就“中国三部曲”已经过去了十几年。2019年,何伟和妻子张彤禾、女儿们重回中国,定居四川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教授非虚构写作课。在不同的国家居住已经成为何伟和一家人生活的常态,不管是在中国、埃及还是在美国,何伟都有意保持着“局外人”的状态,他认为,对于作家来说,这样的视角能更敏锐地对世界进行观察。 在川大教授非虚构写作课的一年,何伟为何要引导学生从社会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何伟如何评价国内的写作课?中国有大量非虚构素材,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非虚构写作如何建立传统和市场?中国的当代文学在何伟看来有着怎样的特点?何伟推崇的新闻报道传统是什么? 今年8月,跳岛FM去到成都,和何伟展开了一次3小时的对话,节目分为上下集呈现,同时上线中英文版本。中文版配音内容由《江城》《寻路中国》《奇石》译者,也是何伟当年在涪陵的同事李雪顺翻译。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和何伟谈到了他对疫情的观察,回到成都后的生活和他对“中国三部曲”的回顾。本期节目,我们继续与何伟进行对话,聊聊他和学生、同事之间多年的情谊,现在在川大的非虚构写作课,对非虚构写作、教育制度和社会阶级的观察,以及在中国社会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真正实现与人的连接。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BeulahDong) 谷禹,前外媒记者、阿里巴巴公关,目前是四处闲逛的无业游民。 【嘉宾】 何伟(Peter Hessler),美国记者、非虚构作家。生于1969年,《纽约客》杂志特约撰稿人,著有关于中国的非虚构作品《江城》《寻路中国》《奇石》。 【时间轴】 03:00 家庭规模缩小、教育资源集中和社会竞争加剧: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比90年代涪陵的学生更刻苦 08:53 何伟在非虚构写作课上和学生讨论“阶级”:乔治•奥威尔是英国的鲁迅,阶级概念为现在中国带来新视角 13:43 何伟认为《江城》没有改变书中任何人的命运,被改变的是自己 17:02 何伟与译者李雪顺、涪陵学生威利和艾米丽持续了多年的友谊 20:30 不论在中国、埃及还是美国,何伟都是一个“局外人”,这样的视角能让人保持敏锐的观察 24:10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制度应该介乎中国和美国之间。” 25:38 何伟和张彤禾为了女儿们的教育,花大量时间学习中国的数学题 28:42 何伟眼中的国内写作课:“你去背固定搭配,再像一个作家那样来用它,那往往不是在表达你自己的思想。” 29:49 中国语文课爱背诗,美国人却不然,何伟认为背诗会让人找到自己与传统的联系 32:40 中国有大量的非虚构题材,但未建立起传统和市场 34:58 “如果我想以独立作家的身份活下去,就必须学经济学。” 38:28 中国新闻专业的学生偏重理论,缺少实际报道经验 39:15 中国当代文学如《狼图腾》给何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寻找符号的方式阐释事物 46:49 不使用社交媒体的何伟,谈面对面交流的意义 50:58 中国存在阶级固化的现象,但仍有一定的流动性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我的天才女友》[意]埃莱娜·费兰特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陈进键 施骅伦 【制作总监】韩玉莹 【翻译】李雪顺 【配音】赵哲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