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学作为一种记忆的器官 | 马凌&赵松
跳岛FM - A podcast by 中信出版·大方 - Fridays
Categories:
随手拍张照,丢进手机相册,想起来再翻出来看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习惯?今天,只有少数人还会坚持写纯文字日记,云盘搭配网络,将每个人回忆的外接容量无限拓宽。文字和图像,触发记忆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如何加重了我们对遗忘的恐慌?私人回忆可以如何重构官方的历史书写?作家们又如何以他们敏锐的观察和卓然的记忆力,混溶现实与虚构,像纳博科夫所说的那样,把记忆碎片织入故事的纹理,犹如“把子弹藏入肌肉之中”? 本期跳岛,我们请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和作家赵松,围绕几部聚焦“记忆”的作品,展开了一场漫谈:《记忆记忆》《纯真博物馆》以旧物勾连家族史、城市史;《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被涂污的鸟》用私人史对抗集体记忆的选择性遗忘;《说吧,记忆》和《移民》则以虚实难辨的精巧结构,试图捕捉异乡人苦痛回忆里的黑洞……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动荡、当下的易碎,让“记忆”成为一个被反复书写的主题。正如马凌在节目中提到的,在这场与遗忘的斗争中,艺术作品作为社会记忆的器官,储存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记忆的具体模样,或许正由我们当下回望过去的姿态塑造。 【本期嘉宾】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活跃于豆瓣上的书评人。(豆瓣ID: malingcat) 赵松,作家、评论家,著有《伊春》《隐》《抚顺故事集》《空隙》《积木书》等。 【本期主持】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译有《聊天记录》《正常人》(豆瓣ID:阿枣) 【时间轴】 05:15 记忆VS记录:一个是鲜活的,一个是物质的 10:28 为了活下去的忘却:适时遗忘也是一种慈悲 25:30 作为社会记忆器官的艺术,替我们封存了集体无意识 28:58《她来自马里乌波尔》:用个人记忆的书写重构历史 36:58 纳博科夫的记忆叙事:在流亡中用纯粹的母语复原童年与故乡 45:52 筑造现实与虚构交错的环形迷宫,作家们都是“骗子”? 51:27 “绕着写”的塞巴尔德:以影像和文字,追寻异乡人的踪迹 61:54 读书小窍门分享:重读、记笔记、主题阅读……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作家 陈村 (1954-),上海作家。代表作《蓝旗》 石黑一雄 (1954-),日裔英国作家。代表作《长日将尽》《远山淡影》 纳博科夫 (1899-1977),俄裔美籍作家。节目中提到他的《说吧,记忆》《微暗的火》《文学讲稿》。“设法将年轻时收到的真实情书保存到一部虚构的作品中,就像把一颗干净的子弹藏到松弛的肌肉中一样,在虚构的生命中它安然无虞。”这一表述,出自他的小说《玛申卡》,详见马凌的文章“记住!薇罗契卡!”;节目中提到纳博科夫的家族庄园 ,详见“纳博科夫的祖产有多大?” 罗伯·格里耶 (1922-2008),法国“新小说”流派创始人。代表作《橡皮》 奥尔罕·帕慕克 (1952-),土耳其作家,节目中提到他的《伊斯坦布尔》《纯真博物馆》《纯真物件》 杜鲁门·卡波特 (1924-1984),美国作家。代表作《冷血》 托马斯·沃尔夫 (1900-1938),美国作家。代表作《天使,望故乡》 威廉·布莱克 (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代表作《经验之歌》 毛姆 (1820-1995),英国作家。代表作《刀锋》《月亮与六便士》 学者及艺术家 茨维坦·托多洛夫 (1939-2017),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结构主义是什么?》 玛丽安·赫希 (1949-),美国学者。节目中提到她提出的概念“后记忆”。 乔治·赫伯特·米德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约瑟夫·康奈尔 (1903-1972),美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节目中提到他的装置作品“盒子系列”。 节目中提到的其他作品 《记忆记忆》[俄]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德] 娜塔莎·沃丁 《移民》[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追忆似水年华》[法] 普鲁斯特 《红书》[瑞士] 荣格 《被涂污的鸟》[美] 耶日·科辛斯基 《糖果屋》(The Candy House) [美] 詹妮弗·伊根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Yihang 【后期制作】广岛乱 【音乐】 片头 DTlina - LoFi Chill 片尾 AURA.Pote - Lazy Man 【视觉设计】孙晓曦 李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