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行行Vol.005 | 垂直墓地、生命晶石、数字永生,我们还能如何处理死亡?

聊声与无 Ashes of Talk - A podcast by 聊声与无

[ 嘉宾介绍 ]Shark:建筑师,鲨鱼营造主理人,毕业于同济建筑系宸羽:交互设计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 内容简介 ]现代公墓是如何形成的?又何时进入中国、改变了原本的殡葬业态?数字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死亡的认知,从中又出现了哪些伦理问题和新的需求?“野行行Vol.005”请来的两位嘉宾虽然专业背景、所处行业不同,但都参与过与死亡议题相关的研究和创作。我们希望借对这些概念和新兴现象的讨论,倡导更开放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在此分享我们“如何看待离去”以及我们希望“如何离去”。[ 内容索引 ]00:37 新搭档颗颗初亮相 / 嘉宾自我介绍(垂直墓地研究、意识永生相关的数字艺术创作)/ 令人迷惑的死亡体验设计07:24祭祀方式的时代差异:从宗祠、族墓到现代公墓 / 公墓形态引入中国(上海山东路公墓)12:50 基督教对国外墓园空间形态的影响: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到以信仰为纽带 / 教堂公墓的等级划分19:47 公墓形态在中国的推广:城市化进程下的无奈 / 祭祀不过三代 / 公墓的使用年限26:10 墓园与城市的关系:墓地围城现象 / 土地性质问题 / 巴黎和上海的对比29:58 宠物殡葬:殡葬文化是服务于在世的人 / 宠物去世或许是我们这代人第一次亲手处理死亡 / 日本供奉机器狗的寺庙和巴黎的宠物墓园 / 乱入的小甜甜分享她和宠物的故事37:07 生命晶石:昂贵墓地的替代方案 / 不同层级的生命晶石 / 其他生态葬形式包括珊瑚和肥料43:02 数字技术对生命认知的影响:意识永生是一个伪命题 / 数字化身和超人类主义46:25 数字化身的必要性和伦理风险:VR重现去世女儿 / MyHeritage动态遗像 / 阿尔瓦·阿尔托在墓地设计中的情感考量50:30 人是否有完全消失的权利:数字遗产如何处理 / 年轻人立遗嘱的必要性 / Facebook推“悼念”标签55:20 《寻梦环游记》和家族墓葬文化 / 高密度地区的垂直墓园 / 我们将经历中国老龄化的巅峰时期 / 窘迫的香港壁葬形态60:21 意大利小型族墓带来的启发 / 墓葬复合综合体的可能性探讨 / 殡葬as a service拓展材料:普世纪念公墓:https://mp.weixin.qq.com/s/1v8amNEjOo2IyBtMHR_H5AVR复活“亡女”视频:https://v.qq.com/x/page/w3062mldqyi.html推出动态老照片的族谱公司MyHeritage: http://www.myheritage.cn/数字遗产公司GoodTrusthttps://venturebeat.com/2021/01/26/goodtrust-raises-2-3-million-for-digital-legacy-platform/amp/[ 关于聊声与无 ]「聊声与无Ashes of Talk」是由直流电DC与AndPlay联合发起的专注于探索艺术、科技、商业与个体自我表达的播客小组。您正在收听的“野行行”系列是「聊声与无」旗下第一个系列播客。本系列以对谈各行业创作者的形式展开,旨在辅助大众了解创作者对艺术内容创作、新兴体验方式的看法,同时我们也共同探讨文娱从业者在职业化、商业化、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挑战。「聊声与无Ashes of Talk」目前已在喜玛拉雅FM、网易云、小宇宙及苹果podcast同名账号上线,与此同时会在公众号[AndPlay无界尽娱]上线配套文章。欢迎您的收听和建议。